【物理学专业】
左手执鞭,勾勒宇宙奇妙轨迹;右手握笔,书写物理智慧篇章。在绵阳师范学院物理学专业,实验室与讲台紧密相连,在这里「知万物之理」,「传育人之道」,共绘璀璨未来!
授予学位名称:理学学士
学制:4年。实行弹性学制,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学制可以为3-6年。
培养目标:
本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,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立足绵阳、面向四川、辐射西部,培养从事物理教学、班级管理及教学研究等工作的骨干教师。
核心课程:
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丰富多样,涵盖了从基础到前沿的众多物理学知识,如力学、热学、电磁学、光学、原子物理学等基础课程,还有理论力学、热力学与统计物理、电动力学、量子力学等进阶课程。同时,为了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,还设置了教育心理学、教育学基础、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等教育类课程。
专业沿革:
物理学专业是学校最早开办的专业之一,前身是1979年开办的物理教育专科专业,2002年招收本科生,2006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。2026年,专业将再度升级,开启学科教学(物理)研究生培养,持续为物理教育领域输送优质人才。
师资力量:
本专业现有一支师德高尚、学术水平高、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。专任教师22人(不含校外兼职教师),研究生学历占100%,其中具有博士以及上学历的13人,占比60%;高级职称12人,占比55%。
科研情况:
本专业大力推进科研团队建设,组建了核废料处理研究中心、计算物理研究中心、科学教育研究中心、仿真实验中心等多个科研团队,为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提供了机会,助力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。
本专业近五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,其中SCI收录48篇,立项各类科研教研项目36项,其中国家级1项,市厅级10项。
教学/实验/实习硬件设施情况:
物理学专业依托物理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进行专业实验教学。中心面积约为2287.5平方米,2023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99.7万元,生均1.08万元。中心配备基础物理、近代物理、教具制作等十余个专业实验室、准备室/教学技能互动实验室、创客实验室和博士实验室共17间。充分保障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需求,能满足物理学专业学生进行专业课程实验、毕业论文和中学物理教学训练的需要。
专业优势与特色:
本专业在传承专科“养成教育”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基础上,构建“三三三”长效机制,提升新时代师范生专业技能,致力于培养能在市县级中学从事物理教学、班级管理及教学研究等工作的骨干教师。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2%以上,考研录取率超过20%,其中物理课程与教学论、学科教学方向被录取的硕士研究生近30人。
学生师范技能和综合素养较好,在省级国家级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中屡创佳绩,学生师范技能和综合素养较好,多次在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高中物理、通用技术组一等奖,居全省同类院校物理学专业前列。2018—2021年间,蝉联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。2022年,在校学生李利沙获得首届“川渝”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,罗新蓝、申子钰获得二等奖,罗新蓝同时获得第八届“田家炳杯”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;2022-2024年,参加格致杯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展评大赛均获得奖项,其中21级学生魏家宝在教研论文赛道获得一等奖。近五年来,学生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物理教学类论文20余篇,学生申报并成功立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1项,参加四川省大学生“生命之星”科技竞赛获得三等奖5项。
就业典型单位
主要为各地教育管理部门、中学、教育培训机构、教育咨询公司等。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%以上。
毕业生活跃于四川省基础教育领域,多人担任中学校长、教研员、物理学科带头人和中学物理教学骨干。2003级学生朱凤鸣,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优秀教师,毕业后一直工作在物理教学一线,致力于基础教育工作,先后获得成都市骨干教师、区优秀青年教师、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和市说课比赛第一名、市赛课一等奖等。2013级学生张旭,在校期间获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,现为遂宁卓同国际学校优秀青年教师,获得清华大学“登峰杯”竞赛骨干教师、四川省信息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,先后培养了1名全国青少年信息学竞赛铜牌学生、10名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学生。2013级学生张茜,在校期间获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,现为四川省射洪中学教师,在市直属中学、遂宁市中学和四川省中学物理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中均荣获
考研对口专业:
理论物理;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;原子与分子物理;等离子体物理;凝聚态物理;光学;课程与教学(物理);学科教学(物理)
近三年来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超过20%。考研典型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大学、四川大学、重庆大学、厦门大学、西南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、广西大学、四川师范大学、云南师范大学、西华师范大学、上海师范大学等。